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培养更多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是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的关键所在,对于有力支持全面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意义重大。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赵雯就任上海市副市长期间,亲历上海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的多个关键进程。她深刻感受到,知识产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节奏,亟需适配交叉学科知识储备深厚、业务实践本领过硬、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队伍。为此,赵雯结合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动态进展,接连在全国两会上为加快培养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建言献策。
“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重心仍放在本硕阶段,以知识产权法学培养路径为主,同时分散探索融合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的交叉学科培养路径。”赵雯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这两种路径各有特色,但二者缺乏包容性,导致知识产权学科方向、核心课程与实践路线难以实现科学、系统、统一,学科“高峰高原”格局难以形成,使得知识产权人才供给后劲不足。
赵雯认为,当务之急,应尽快将知识产权“提档”为一级交叉学科,以服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和国际合作全链条为目标,科学确定一级学科方向和二级学科设置,分层分类制定本硕博不同阶段的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与业务实践,允许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和交叉学科毕业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让教育链与核心业务链、创新链、产业链始终密切关联。
令人欣喜的是,2022年,同济大学按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中“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自主设立知识产权一级学科”的规定,自主审核设立了知识产权一级交叉学科博士点,并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当前,知识产权列入一级交叉学科的试点工作已经起步。
据此,赵雯认为,可以继续重点引导和支持10所左右“双一流”高校设立知识产权一级交叉学科博士点,开通知识产权硕博连读通道,引导在职知识产权专业人员读博深造,培养更多熟练掌握并运用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的复合型、国际化博士研究生,力促知识产权人才层次“拔高”。
在师资保障方面,赵雯提出要特别重视实务类师资供给。她建议,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承担起统筹搭建知识产权师资库的工作,选拔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特别是具有国外知识产权领域工作经验的学者专家,具有应对侵权违法、技术壁垒等情形经验丰富的行政司法人员、海外维权律师等,担任专职或兼职实务师资,切实提高实务教学的实用性与国际化水平。同时要用活“国际联合培养”模式,支持师资力量和人才队伍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中不断开阔视野、锤炼本领。(本报特派记者 李杨芳)
(编辑:侯岭)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