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喜:展现中国弓箭文化魅力-博天堂最新

  络腮胡子,斑白的长发在脑后梳成一髻,“聚元号”传统弓箭的第十代传人杨福喜与人们心中那种具备高超技艺的匠人形象不谋而合。“来,这就是我的工作室。”“聚元号”的匾额、以各种比例制作的弓箭、家族的老照片、清兵骑射的画像……伴随着爽利的声音,独具弓箭文化气息的一方小厅跃然眼前。


  “这块匾是我凭借儿时记忆依照家族传下的匾额制作的。”杨福喜指着正对的黑底金字匾说。与之相对的,是在小厅的侧面香港特别行政区知识产权署原署长谢肃方赠送的一块红色匾额。可以说,这两块匾一块代表了“聚元号”制作技艺的传承,一块代表了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数字多媒体时代,“聚元号”的弓箭制作技艺这颗遗珠一经被发现便焕发出光彩。在原中国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的介绍下,谢肃方走入了“聚元号”的一方天地。谢肃方对弓箭制作十分喜爱并颇有研究,当寻找到杨福喜这样一位中国传统弓箭的制造者后喜出望外,便在网上以英文撰写了有关“聚元号”传统弓箭的文章,并将“聚元号”介绍给更多相关非遗文化爱好者。另一股助推力则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读博士生仪德刚的论文,里面详细地介绍了“聚元号”的历史、工艺甚至杨福喜的电话、住址。随着论文的公开发表,一时间,咨询、购买传统弓箭的人络绎不绝。这时,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等也纷纷联系杨福喜进行采访,“聚元号”被更多弓箭爱好者所熟知。


  2006年,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互联网 ”的大背景下,杨福喜也开始委托朋友在网络上销售传统弓箭,扩大这门手艺的影响力。现在,在华夏经纬网以及杨福喜另一位西安朋友开设的网站上,都能看到“聚元号”弓箭的身影。“从2004年底开始,到2005年正月初一,几个月的功夫几十张弓箭迅速卖出。从那时开始,购买弓箭都需要预订。现在,有些预订甚至要提前两到三年。”杨福喜说道。


  对于传承,杨福喜也毫不含糊。“传统弓箭最引以为傲的是文化,中国的弓箭已经有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历史,现在我们‘聚元号’做的弓箭仍然采用和汉朝相似的工艺。”杨福喜表示,传统弓箭的手艺不是杨家自创,而是中华民族的遗产。因此,在自己做弓箭的同时,杨福喜不但将“聚元号”的传统工艺传授给自己的儿子,还从全国各地招收了20余名徒弟。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杨福喜也表达了在数字时代下他的担忧,网上存在着大量号称是传统工艺的仿造弓箭,而在他看来,真正的传统工艺需要沉下心来慢慢学,并且严格遵循传统技法,这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中国传统弓箭的文化魅力。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