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ai)产业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被视为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技术,正在推动着一场全新的科技变革和产业创新。
在国际上,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赛道不断迎来新的科技巨头,国内企业的反应同样十分迅速。2022年 ai绘画爆红之后,百度、腾讯等企业纷纷加码布局aigc赛道,涌现了写作助手、对话机器人、数字人等应用。如2023年新壹科技聚焦视频领域,在京发布“新壹视频”大模型,是以视频生成为核心的多模态 aigc模型。该公司称,基于深度学习海量视频样本,“新壹视频”大模型拥有了从脚本生成、素材匹配、智能剪辑配音到数字人播报的 ai全流程视频生产能力。“让每个人都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无门槛的视频创作。”新壹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新壹科技,百度公司同样积极进行了布局。文心一格是百度依托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文心大模型推出的 ai绘画产品,让人人皆可“一语成画”。文心一格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款 ai绘画产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即通过定制化模型训练生成自定义模型,可以生成具有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 ai画作。此外,文心一格的生图效果还获得全新升级,包括“ai创作-推荐-画面类型的智能推荐”“艺术创想”“小程序的 ai创作-ai绘画”等功能。“在生图效果全面升级之后,海报创作、ai编辑的图片扩展等功能也会陆续上线,进一步提升 ai绘画工具的创作能力。”文心一格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国内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内容创作方面的积极探索之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节目制作。2月26日,国产文生视频系列动画《千秋诗颂》于 cctv-1综合频道播出。首批推出的《春夜喜雨》《咏鹅》等6集动画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呈现独具中国审美特色的美术视觉,展现中华经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千秋诗颂》聚焦国家统编语文教材的200多首诗歌,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打造的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还原中国古诗词中的人物与场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创作者只要通过输入“风格参考图片 提示词”的简单操作,就能完成《千秋诗颂》的人物、场景等众多元素的生成。例如,在生成人物时,先上传一张参考风格图片,再在概念设计描述中添加“中国风、唐朝、中年、清秀、男性、淡绿色衣服”等描述,而后点击“生成概念”,便能迅速生成一个人物形象。
湖南卫视也通过人工智能打造原创纪录片《湘行漫记》终章《狂澜之下》,这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对特定历史人物故事的一次突破性应用。该节目将历史人物以动态漫画的形式呈现,节目制作团队与芒果 tv产品技术中心智能算法团队通力合作,完成了一次人工智能与内容创作的激情碰撞。经过多次技术升级与模型迭代,漫画不仅精确地捕捉到人物特定服饰、发型,还细腻地表达了人物情感,同时保证了人物形象在系列漫画中的一致性,而“微动效”的添加,更为漫画赋予了生命力。
湖南卫视节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内容联创”是 aigc对特定历史人物和故事的一次创新表达,同时 aigc前沿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减少节目制作的内容成本,并赋予节目创作更多想象空间。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文字、绘画、视频和软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创作方式渐成常态化。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业界的争论和展望中。对此,业内人士表示,aigc的发展震动了世界,chatgpt横空出世,以及 ai绘画、ai换脸、ai歌手的频频亮相,每一步都引发世人瞩目,都引发对博天堂最新的版权保护的呼声。世界各国纷纷立法,对 ai创作、数据训练等进行规制。人工智能已经深深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未来还将改变更多。人类与人工智能如何共存将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丰富芯片应用场景
近年来,从国外的微软、谷歌,到国内的众多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始布局 ai芯片。芯片产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国内企业面对强手如林、已然稳固的芯片市场,不仅要有过硬的科研耐力,还要有专利保护的意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快速落地,ai芯片已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只有通用的 ai处理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近年来,百度、腾讯等国内企业均试水研发 ai芯片。百度在无人驾驶、图像、语音等应用层面的研发较早,先后通过合作和自研推出昆仑芯片、鸿鹄芯片等多款 ai芯片。
2019年,依图科技发布云端视觉推理 ai芯片 questcore,该芯片从设计到制造首次实现了全部国产化,其性能比肩特斯拉发布的全自动驾驶计算机芯片,而依图科技也由此成为众多初创企业中率先将基础算力和高端算法等核心实力同时握在手中的上海本土人工智能公司。
依图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实际的云端应用场景,依图 quest-core最高能提供每秒15tops(算力单位)的视觉推理性能,最大功耗仅20瓦,比一个普通的电灯泡还小。在同等功耗下,依图 quest-core产品的视觉推理性能是市面现有主流同类产品的2倍至5倍。使用依图 questcore构建的视频解析系统,可将原本需要16台机柜的方案压缩到1台,使整体建设费用投入减少50%,运维成本降低80%。不仅如此,依图原子服务器还能够直接在云端升级系统,不需要大规模购买或更新已有的摄像头、传感器等终端设备,这大幅提高了现有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昆仑芯片核心产品的定位正是通用 ai处理器,目标是提供高性能、低成本、高灵活性的 ai芯片,这三个目标也可以概括为通用、易编程、高性能、自主可控。并且,百度昆仑芯片使得百度大脑具备了更完备的软硬一体化能力,形成了从芯片到深度学习框架、平台、生态的 ai全栈技术布局。”百度昆仑芯片相关负责人表示。
快手则专注底层芯片研发,致力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目前,快手研发了面向超大规模音视频业务的智能视频处理芯片和面向个性化智能推荐系统的高带宽大存储通用计算与人工智能芯片。同时,快手还研发了强大、高效的计算系统,包括 cpu等的部署云平台和云端一体统一部署框架。作为视频编解码领域的代表企业,快手参与了 h.266/vvc国际视频编解码标准的制定以及我国第三代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3标准)的制定。
ai芯片的核心技术实际上是内部设置的运算逻辑,运算逻辑越精细严密,其能够实现的运算功能就越强大。ai芯片内部的模型运算逻辑、ai芯片的测试和使用为ai芯片相关专利的保护重点。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专利代理人柳虹表示,ai芯片用于处理复杂运算,后期的研发难度主要集中在如何优化 ai芯片内部的算法,提高 ai芯片的运算效率、准确性等问题上,以满足未来不同的需求,比如更快更准确地识别出图像中的人脸,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脸比对等。此外,未来还会有诸多类似的场景和需求出现,ai芯片内部算法的更新也将愈发重要。
人工智能技术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未来市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信息处理是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如何在研发及专利布局过程中抢占先机,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柳虹表示,在 ai芯片的专利申请中,主要是从功能的角度去申请。不论是从系统的角度将 ai芯片与其他部件相适应配合,还是从芯片内部逻辑架构的精进改良,都最终体现在该芯片的功能上,而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
提升出行智慧体验
在人工智能918博天堂app的技术支持下,全无人自动驾驶车正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全新的体验。在北京提供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百度公司、小马智行均已通过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测试,进入车外远程阶段。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国内企业乘势而上,除了自主研发无人自动驾驶车,还积极进行专利布局。
百度公司智能驾驶事业群组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人类驾驶员,全无人自动驾驶车在行驶过程中反应速度更快,仅为250毫秒。同时,全无人自动驾驶车配备了安全监控与安全冗余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到问题,而且可以做好“备份”,确保安全无虞。
“在全无人自动驾驶运营示范时,我们投入的车型是第五代自动驾驶车 apollo moon极狐版。此前,我们围绕车辆行车安全、出行体验、车队管理、叫车效率等,进行了测试与优化。”百度公司智能驾驶事业群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凭借4800余项自动驾驶专利族以及文心大模型中的图文弱监督预训练模型与自动驾驶感知模型,百度公司全无人自动驾驶车自动驾驶感知泛化能力显著增强。此外,新一代apollo自动驾驶地图融合了车端感知数据与多源地图,能够实时生成在线地图,满足自动驾驶过程中实时更新的需求,从而保障驾驶安全。
与百度公司一样聚焦无人驾驶车的还有小马智行。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下载相关 app,乘客在 app内输入起始站点或者提前完成预约后,即可在站点乘车,或者在预约时间来到无人化站点,乘坐搭载了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
“为了实现全无人自动驾驶,团队在自动驾驶硬件系统、算法升级以及车队运营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公司自动驾驶硬件已更新至第六代,在全无人自动驾驶车的远程辅助技术上,公司已提交了‘自动驾驶车辆的远程控制方法与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方法’等多件专利,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与效率。”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在智能出行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已得到广泛运用,我国的创新主体正在积极探索,进行专利布局。
据了解,早在2019年,百度就已启动相关技术布局。其在2019年5月公开的一件名为“无人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专利申请中,明确提出了该技术背景是对于无人驾驶车辆,特别是公共交通车辆,车辆在实际运营场景下并没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踏板。因此,在无人车出现被障碍物阻塞或者其他故障时需要提供给操作员一个快捷的操作方式。
据悉,在无人驾驶领域,我国的主要创新主体包括百度、华为、新石器等多家企业以及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大学,重点在实时计算、控制理论、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技术领域进行专利布局。根据专利检索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在无人驾驶领域共提交了3.05万项专利申请,其中有效专利共1.21万项。(李伟)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