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艺术新形态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谈武汉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博天堂最新

近年来“数字中国”高歌猛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等院校作为当今和未来时代数字生活的引领者,对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众多和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肩负着融合艺术和技术的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重任。

思考如何利用数字艺术新形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时以高校的专业力量助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是当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

作为湖北省转型发展首批试点高校之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武汉传媒学院成功申报的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中的主要支撑研究方向之一。该专业力求在当前社会发展和人才需要的情况下,不断探索以专业的力量服务社会。

数字艺术与非遗文化融合

将数字艺术和非遗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是当前探索数字技术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可能性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分析不同类型的数字技术、数字艺术形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情况及相关应用,带领学生们共同探索各种数字艺术与非遗内容结合的可能,并大力采用数字交互装置、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光影成像艺术等数字艺术新形态,全方位、多角度、强互动重构传统非遗文化。在教学实践中,以高校专业力量去构思和设计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

《筝筝纸鸢》作者:朱伟博、李志超、吴元灏、谭人华,采用数字交互装置让观赏者模拟放风筝的场景,以此宣扬潍坊风筝。

《病变》作者:王毓蕊、程文凤、李慧,采用数字光影投射装置让观赏者直观感受针灸对人体经络的影响,以此展现中医针灸。

《言》作者:钟紫依、周鹏,采用数字交互装置让观赏者体验汉语言的力量,以此展现地方语言。

将数字和非遗文化两者结合,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打破时空壁垒,进行有效传承与保护。使用全新的数字技术和艺术新形态,不仅可以让使用者感受在客观物理世界中所经历的“身临其境”的逼真性,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

校企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为响应国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武汉传媒学院也积极参与各种高校扶贫、帮扶“多方联动”活动。2021年,学院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县——宣恩县达成战略918博天堂app的合作伙伴,共同保护和活化湖北宣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湖北宣恩县文旅融合发展之道,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月半节》作者:刘心怡,李诗运指导,采用数字插画展现宣恩月半节民俗。

政校企融合发展是学院探索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综合资源优势,可以为加快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举办“走进宣恩振兴乡村非遗活化”的华夏五千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让非遗不再只出现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里,而是借助当代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这就是当前政校企合作模式助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扫罗玛布尔》作者:高玉蓓,采用processing/arduino/touchdesigner渲染生成,展现红景天生长。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挥所长贡献力量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不仅涵盖了美术、音乐、影视、动画等艺术元素,也包含了出版、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大众传播媒介,其学科体系建立在多种艺术与技术元素的合理搭配基础上,是信息科学和传媒科学向文化艺术领域拓展,以及艺术向传媒领域渗透的交叉应用学科。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借助数字艺术和技术的优势,进行传统文化和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正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挥专业能力之所长,提供社会创新价值之所在。通过各种新兴数字艺术形态,对不同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实践,界定互动的内涵和目标原则,对我国进一步繁荣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枝江布鞋·时间的记忆》作者:方依阳

《章丘葫芦》作者:程琼博

《纸上传承·连城连史纸》作者:谢佳彤、琚梦婷

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改革中,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融入其中,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题材和表现形式运用到数字新艺术形式中,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对接点,实现数字艺术创作的“中国梦”。(陈默)

 

 

(编辑:刘珊)

 

  (《创意世界》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