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灿若繁星(商标篇)-博天堂最新

  林存真:千锤百炼 冬奥标志绽放

  随着天气转暖,前往北京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把“兔墩墩”带回家,成为许多游客的心愿。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下称北京冬奥会)会徽与“兔墩墩”等奥林匹克标志设计者、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艺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兔墩墩’由‘冰墩墩’华丽转身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历史知识产权商品,赓续了冰雪基因,继续发挥‘文化使者’的作用,让更多人了解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优化创意设计


  在北京冬奥会会徽和“兔墩墩”等奥林匹克标志设计工作的背后,林存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她以非凡的智慧,彰显了“她力量”在创新创意中的担当。


  “70后”的林存真不仅是一名设计教育工作者,还参与了我国多个重大赛事的形象设计工作。早在2014年,从设计北京冬奥会申办标志“墨舞冬奥”开始,林存真便与北京冬奥会结缘。林存真告诉记者,自幼习画,性格直率的她,练就了要做的事情就要做到最好的人生态度。


  2017年春天,林存真和团队对北京冬奥会会徽进行了高强度、长时间的修改工作。“在这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和专业技能都达到了极限。”林存真说。


  经过不断打磨的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一经发布,就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22年4月,在北京冬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林存真作为会徽的设计者,以及凭借在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出色的形象景观创意设计与实施管理工作,荣获突出贡献个人奖。


  在北京冬奥会体系庞杂、内容繁多的形象景观工作中,林存真作为艺术总监,负责统筹赛事设计领域多个要素,管理赛事景观全面实施。从景观总体规划到每一处画面的实施落地,都有林存真的辛勤付出。ioc这样评价林存真:“将中国文化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冬奥形象,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成就了奥运设计史上最有效和最具创意的景观设计。”


  延续传统文化


  2022年12月28日,“兔墩墩”系列产品发售,北京市工美大厦“兔墩墩”专柜产品推出2个小时就售罄,再次上演“一墩难求”的盛况,“兔墩墩”精巧的设计也成为网络热议话题。


  2022年12月31日后,“冰墩墩”、奥运会会徽等在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建及举办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产权已全部转为奥林匹克历史知识产权。“‘冰墩墩’和‘兔墩墩’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商品。”林存真拿起一个“兔墩墩”向记者介绍,目前包装盒上没有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特许商品”标识和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字样,取而代之的是奥林匹克历史知识产权标志——“heritage”。


  “与往届不同的是,‘冰墩墩’从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转变为ioc历史知识产权商品‘兔墩墩’,不仅时间间隔较短,而且形象也是全新的,这在奥林匹克历史上是一个创新。”林存真介绍,她希望“兔墩墩”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十二生肖的设计主题,形成文化故事的长篇。


  “如何通过变装,让‘兔墩墩’讲述更多中国故事,展现出北京地域特色,是我们设计的核心理念。”2022年夏天,林存真开始着手策划,带领团队拜访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多家单位寻找设计灵感。其间,林存真翻阅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传统手工艺品、传统民间玩具等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经历反复推敲后,最终结合了北京兔儿爷造型的“冰墩墩”形象脱颖而出。


  从2014年到2022年,林存真与北京冬奥运结缘8年。从“墨舞冬奥”到“兔墩墩”,林存真带领团队用智慧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性审美与ioc的理性要求完美契合,向世界交出了一份高水平的创新答卷,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女性在创新创意上的非凡魅力。(姜同天)


  王芳:矢志不渝 糕点品牌飘香


  人间四月芳菲尽,又逢踏春好时节。春游踏青,茶点自然不可少。近日,在稻香村苏州观前街店,消费者排队购买现烤糕点,一些创新产品更是受到热捧。数据显示,目前该品牌糕点已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价值达到182.77亿元,亮眼的成绩背后有何秘诀?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稻香村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稻香村集团)总经理王芳,听她讲述以创新引领糕点品牌做大做强的故事。


  紧跟时代步伐


  “紧跟时代步伐持续创新,是稻香村品牌得以传承至今的法宝。”在王芳看来,老字号企业只有不断适应时代变迁,跟上时代步伐,力争引领时代潮流,才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尤其在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除了传承积淀250年的工匠精神和传统技艺,坚守尊重消费者、注重品质的经营理念外,还要在品牌运营上化被动为主动,及时了解新消费群体的新需求,与时俱进,持续创新。


  王芳眼中的品牌创新包含了三层含义:首先是经营理念创新,即顺应时代变化,紧跟消费需求;其次是工艺技术创新,以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及时创新产品;第三是管理方式的创新,如在商标品牌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持续提升和完善。


  面对新事物、新挑战,许多人选择等一等、看一看,而长时间保持对行业研究和分析的王芳,总能快人一步,且不畏困难和挑战,用创新书写品牌发展的新历程。


  “2009年,稻香村集团顺应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启动实施‘稻香村 互联网’战略,成为较早探索电子商务业务的中式糕点品牌。”王芳回忆,每逢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稻香村产品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中式糕点销售中表现亮眼。随着抖音等短视频类电商平台的兴起,王芳又指导一群敢想敢干的年轻人为品牌销售打开新通道。


  “随后,我们又顺应新时代市场潮流趋势,以跨界联名、国潮国风为创新方向,将糕点产品与人们生活场景深度融合,精准切入年轻消费群体。”王芳介绍,稻香村集团通过ip合作、跨界联名等方式探索出了老字号转型升级的新路径,目前联名合作过的品牌已有100多个,在商标管理、许可使用中也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模式。


  持续自主创新


  时代变化催人创新再创新。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加速推进,探索融合创新模式,促进产业延伸、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成为食品糕点行业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式糕点行业的中华老字号,王芳推动着稻香村集团不断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


  “2018年起,我们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生成了一套新的管理模式。在供应链下游经销侧形成了‘1 3 1’的战略部署,即一个营销中心、线上线下加盟店3种销售渠道和一个服务平台。营销中心对销售订单进行统一管理,为销售端提供全面、精准、即时服务。在供应链上游供应商侧,进行采购升级,通过信息的同步与实时互动,降本增效。”王芳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以创新理念为引领,近年来,王芳注重推动稻香村集团与多家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联合攻关技术课题,陆续在苏州、北京、山东建设3个研发中心,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稻香村博士后孵化站”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力争紧跟国际最新食品科技进行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让产品创新更有底气。近年来,为主动迎合现代健康理念,在创新产品工艺的基础上,稻香村集团推出低糖、低油、低脂糕点,既满足消费者味蕾,又兼顾健康饮食的需求。


  “发展老字号,必须牢牢把握守正创新这一主题,以守正创新巩固好‘老’的优势、破解好‘老’的难题,借好先进适用技术的‘力’,加快创新发展。”王芳表示,作为中国糕点知名品牌的管理者,未来,会继续注重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为老字号创新发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王 晶)


  尹智君:始终如一 茶馆“招牌”闪亮


  随着春茶陆续上市,作为茶馆中的知名品牌,北京老舍茶馆一到傍晚便一座难求,生意十分火爆。老舍茶馆始创于1988年,位于北京市前门大街附近,成立至今已累计接待800多万中外游客,有着“京味文化地标”等美誉。


  重视商标保护


  老舍茶馆自创立伊始就重视商标布局,目前拥有近百件注册商标。陪伴老舍茶馆走过30年岁月的管理者尹智君,用她务实、善学、勤勉的优良品性,带领老舍茶馆守正创新,成为茶馆领域的翘楚,让“老舍茶馆”商标品牌成为一枚“金字招牌”。


  老舍茶馆正门右侧依然售卖“老两分”大碗茶,白底蓝边的瓷碗,茉莉花茶香气四溢,一下子把消费者拉回到20世纪80年代在街边喝2分钱大碗茶的记忆中。


  老舍茶馆就是从街边的一碗碗大碗茶逐渐发展而来的。那时,尹智君的父亲尹盛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北京前门箭楼西侧摆起“二分钱”茶摊,成立大碗茶青年茶社。1988年,本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尹盛喜成立了以“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为经营宗旨的老舍茶馆,次年北京老舍茶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1993年,北京老舍茶馆有限公司提交了“老舍茶馆”商标注册申请,次年被核准注册使用在第35类广告、零售等服务上。这个时候,尽管尹智君还是个学生,但是父亲孜孜不倦守护传统文化的身影,已然刻入了她的脑海里。


  同年,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尹智君,储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在中国大饭店实习结束后,决定回到老舍茶馆实现自己的抱负。“当时,我们认为西方的管理经验较为先进,可是老舍茶馆的管理理念又十分传统,如何做到两者的平衡和融合,是我特别苦恼的事情。”尹智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注重融合发展


  “融合就是一种创新和突破,走这条路需要巨大的毅力去坚持。”尹智君介绍,为了打造出老舍茶馆高端品牌形象,她首先用西方管理模式为老舍茶馆架构了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明确了服务标准,这些服务标准精细到茶水冲泡方式、茶席的布置等,提高了顾客的消费体验,让当时的老舍茶馆品牌形象焕然一新,也为今后老舍茶馆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可能得益于中国女性务实并富有张力的特点。”尹智君笑着说。


  如今,老舍茶馆经过不断发展,经营面积已有5000多平方米,是集京味、戏曲、餐饮文化于一体的老北京传统茶馆品牌,也是涵盖茶、戏、餐、礼四大业态的京味茶馆文化集萃地,目前老舍茶馆已举办了327场面向“80后”“90后”消费者的小饮茶会,向年轻群体传播传统文化。


  从开业至今近40年,一些与老舍茶馆同时起步的企业早已消失在岁月的磨砺中,而老舍茶馆的魅力却历久弥新。老舍茶馆品牌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尹智君30年的努力与奋斗。勤学是创新的前提,这是尹智君始终在做的事情,她说这样才能帮助老舍茶馆一直屹立于行业潮头。“我觉得在茶馆行业里,女性和男性从业者的优劣势不明显,但是女性的韧性,以及她们在品牌运营上的坚持和努力,更令人刮目相看。我愿做一名创新路上的‘学生’,持续学习,不断创新。”尹智君坚定地说。


  “今年5月,我们决定尝试打造一种在增强现实(ar)技术场景下,消费者体验老舍茶馆的文化氛围、鉴赏茶馆文化的平台,向更多想了解茶馆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消费者提供便利,也让老舍茶馆品牌形象增加一抹前沿科技的色彩。”尹智君介绍,未来,消费者通过ar技术,能参观到老舍茶馆30多个点位,体验200余个交互场景。(姜同天)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