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信息应用部
夜幕降临,山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的办公楼仍灯火通明,4楼信息应用部的7位团队成员正在埋头攻关,“再有一个多月,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就要上线了。”部门负责人于凌崧介绍,这些日子大家夜以继日地推进项目建设,希望这项成果能够早日为创新主体送上便捷服务。
“信息驱动”“服务、运营两手抓”是信息应用部工作职责的核心版块。“一方面,要发挥好公共服务职能,做实做细基础性服务;另一方面,要紧密贴合企业、科研院所的创新需求,不断地趟路子、找法子,探索更多契合创新发展要求的工作机制。这是中心党委对信息应用部的期许和要求。”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路说。
信息为媒 助企业创新
博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的研发过程中,急需知识产权数据支持。
“用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赋能‘专精特新’,我们很在行!”部门团队成员积极响应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需求,利用中心数据资源和专业服务优势,实实在在为其纾困解难。
“根据企业需求,中心建立大健康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为该集团知识产权专员和研发团队检索分析专利数据提供重要工具,累计提供专利检索230余次,分析数据150余万条,为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的研发、上市及出口提供了知识产权数据支撑。”于凌崧介绍。
服务不停,创新不止。近期,中心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建设。“这是一场攻坚战!”刘路介绍,“我们调研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知识产权共享平台建设经验,广泛征求沿黄河各省区意见,完成《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提出了“9 2”(沿黄9省区 西藏、新疆)模式的项目建设规划;此后我们严格按照方案流程,启动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开发工作,目前正在筹备系统上线发布。”
运营为基 促成果转化
如何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推陈出新是必然之举。
“今年的‘新高赛’已经征集参赛项目393项,为赛事机制建立以来最多的一次,目前已完成项目海选。”提起中国·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下称“新高赛”),信息应用部每一个人都感到非常自豪:“这是中心为挖掘培育创新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专利布局好的高价值专利项目策划的特色活动。”
信息应用部负责“新高赛”工作人员介绍,已举办的两届“新高赛”,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的获奖项目占比超过90%,获奖项目实施率超过80%,有效促进参赛单位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累计融资41.8亿元。
“企业产业要发展要创新,918博天堂app的服务措施和手段更要打破固有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加快推进山东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力争10月底前正式运行。”于凌崧说:“我们将统筹各方资源,共同签署协议,指导运营中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团队,提供更加多元、更加优质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同时,在总结前期知识产权运营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更多知识产权运营活动。”
“打造全链条知识产权运营‘山东模式’,力争在市场化运营方面趟出新路径”是中心党委年初定下的工作目标。今年上半年,中心先后举办2批次知识产权运营成果发布活动,扩大成果影响,助力专利运营转化。第一批发布的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369项知识产权运营成果,总金额超过1.5亿元。第二批发布的农业领域知识产权运营成果,共促成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种植工艺、种植设备、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25项创新成果获得运营转化,金额822.7万元。持续发挥省新旧动能转换专利库的桥梁作用,截至2022年6月,入库专利超过5.2万件,中心筛选匹配1.035万件专利主动推送全省166家企业,线上线下共完成专利运营506项。
“信息应用部是一个年轻的集体,也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在这个集体得到了成功实践和验证。”刘路介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事业,利用专利信息为创新赋能就是我们的使命。面对知识产权的星辰大海,我们愿做一群护航者,守护创新创造、赋能时代发展。”(苏悦)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