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专栏|孜孜以求 精准服务助创新-博天堂最新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2/8/24 17:18:00

 

——访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个人、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主任王亚利)


  “知识产权服务接地气,争做创新发展加速器”,这是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主任王亚利经常对团队说的一句话。


  要做到“接地气”,就需要沉下身去与创新主体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真正所需。王亚利介绍,国内自动腹膜透析机市场一度被外国公司垄断,价格极其昂贵,国内某科研团队决定研制国产化设备。“接到企业委托后,我们迅速组建专利检索分析团队,与技术研发人员共同查阅相关专利,将企业自有创新方案和国外相关专利中的每一个技术点进行对比分析,一步一步排查侵权风险。”最终,王亚利和团队助力企业规避潜在的侵权风险,实现了国内自动腹膜透析机生产技术的“零突破”,并协助该科研团队提交了系列专利申请,推动国产化自动腹膜透析机的研发生产驶入快车道。


  事实上,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十多年来,王亚利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根本,了解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和困难。“所有具体工作都力求能帮企业进一步提升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也能为我们开发智能化服务工具、制定系列导航分析课题等工作开拓思路。”王亚利说。


  从区域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检索分析模块比对设计,到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维权援助等,王亚利带领团队试用各类工具、召开多次论证会,根据企业需求设计个性化功能版块,力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的价值,为创新主体“铺平”发展道路。


  “作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我们一方面必须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另一方面也应该起到强链补链的作用,通过知识产权服务推动产业链创新发展。”既要“沉得下去”,也要“扬得起来”,对于王亚利来说,服务不单单面向特定的创新主体,也应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


  江苏拥有全国最大规模制造业集群。为完成13个产业集群专利导航分析,王亚利带领团队查阅资料、走访专家,彻夜加班检索专利,整理数据,形成产业创新专利地图、高层次人才招引清单、产业链招商引资清单等系列研究成果。他还带领团队瞄准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推广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组织开展生物医药等30余个技术领域产业专利导航分析,编制江苏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贡献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创新等多篇分析报告,研究重点产业国外知识产权纠纷动态及应对策略,向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推送相关报告,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产业链融合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一件件成果的背后是团队成员们一根根的白发和一缕缕的脱发。”王亚利感慨道。在他的带领下,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被评为首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先进单位(集体),近5年来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厅局级奖项10多项。“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但只要服务对象能感受到便利、有一点点获得感,我们的辛苦和用心就值得。”王亚利表示。


  “我们中心现在拥有一支专业化程度高、工作经验丰富的队伍,江苏正打造的‘1 13 n’保护服务系统将拥有200多人的专职队伍,我希望能把知识产权服务的一些做法传递给他们,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的骨干,携手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努力奋斗。”王亚利坚定地说。(本报记者 黄佾)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