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杰:航天创新开拓“后冬奥”赛道-博天堂最新

 

  冬奥赛场上,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完成飞跃的跳台旁,有一款气象设备正在进行“秒级”风监测,每秒提取一次风向、风速数据。该设备便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下称二十三所)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自动气象站。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马杰介绍,为服务冬奥赛事,二十三所研发了自动气象站、便携式雪温雪状观测仪、毫米波测云雷达、风廓线雷达等多款专利产品,并在冬奥赛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冬奥赛事的顺利进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马杰建议,让航天领域的新技术和产品能在“后冬奥”时代开辟更多“赛道”。

  为了给北京2022年冬奥会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二十三所从2014年便已开始行动,在延庆、张家口及海坨山附近陆续布设160多套自动气象站、雪温雪状观测仪、风廓线雷达、气象探测装备,为气象部门提供了涵盖从地面到高空不同要素的组网式气象数据服务。

  马杰介绍,布置于海坨山顶的毫米波测云雷达是目前实现云精细化探测的有效装备,已经持续6年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积累降雪观测数据。它通过对云的持续自动化观测,对低云、降雪、雾等低能见度天气实时监测,提供预警,并对人工影响天气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雪温雪状观测仪是专门为冬奥会研制的设备,其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产品的研制中,采用近红外三维成像技术获取雪面信息,通过机器学习对雪的状态实现分类,该技术是国内外首创。”马杰介绍,为了保障气象设备不被现场低温环境影响,二十三所研制了新型加热型风传感器,采用高效节能的加热部件,配备智能算法精准温度控制,使自动气象站的风传感器可以在-30℃的气温下正常工作,保证风数据的准确性。

  “后冬奥”时代,众多专利产品如何开辟“赛道”?马杰表示,目前,气象服务已经不局限于气象预报等公共产品,除了灾害防御等传统需求外,旅游出行、生态环境、康养保健、能源电力、高效农业、体育竞赛等,处处都需要更精细化、针对性的气象服务,远远超出传统公共气象产品所覆盖的范围。

  “气象数据就像盐,各行各业都需要。”马杰表示,航天气象科技成果及其在冬奥会的应用经验和博天堂最新的解决方案,将在各个方面发挥更大效益。(本报记者 冯 飞)


(编辑:田伊慧)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网站地图